2020年3月10日星期二

病毒,移民,和历史 (简体)

病毒、移民、和历史 (简体)

病毒发作以来,我上窜下跳,大家都认为我不冷静,都让我放松,这个大家包括家人,朋友,同事,甚至一些陌生人。那我为什么不能放松呢?我喜欢用脱水的鱼比喻第一代移民,而这个病毒让我重新审视这个比喻,发现自己其实是条活跃的鱼,在两个文化中游走,在两个时代间穿梭。可能这种时刻不安分的活跃注定了,我要上窜下跳。

一条游走在大洋两岸的鱼

我花费大量时间查看病毒信息,官方的,民间的,旁听的,外文的,不是我有富裕的时间,而是我有家人朋友,我希望每个人都平平安安;也是我好奇,好奇病毒如何产生,如何传播,怎样就治。如果病毒没有来到美国,没有传遍世界,我的精力基本都集中在病毒本身以及它和社会的关系上。有趣的是,病毒来到了美国,来到了新泽西,我瞬间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亲历者。国内的朋友私信我,关心我,要我戴口罩,要给我寄口罩,而身边的人无一戴口罩,甚至无一紧张,大多极其淡然。我忍不住想,为什么?
口罩
中国人会告诉你口罩必须戴,必须戴,必须戴。戴口罩好像也的确是必须的,要不然医护人员为什么要戴呢?但是全美国上上下下就是说不用戴,不用戴,不用戴,我询问过不下十位从事医学研究和工作的专家,口径一致。理由是这样的:口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感染者的唾液和飞沫传递给他人,所以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,所以长期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才需要戴。道理简单有说服力,所以大家就言听计从了。

就这么简单?举国上下坦然地不戴口罩?估计这高度统一也和他们的传统有关:不同于亚洲,口罩成了是时尚品(由于空气质量?人口密度?),美国几乎很少看见人戴口罩。高度的统一也和目前的现状有关:没有口罩!一月份的时候看到海外华人都在抢购口罩,我担心过敏季不舒服的儿子,就在亚马逊上下了儿童口罩单子,二月底这个订单被取消了。昨天系上开会,同事说看见一个中国人戴口罩,我顺口说中国人都很好奇,美国人为什么不戴口罩,同事心直口快,让了一句:我们没有口罩!都被中国人寄回中国了。

这一句极其惊艳,它让我串起各种有关口罩的故事,和口罩以外的故事。一位戴口罩的华人女士在纽约地铁站等车,被推下站台。在地铁上有位非裔把消毒水喷在一位华人身上。同事说新西兰开始大规模辞退华人。认识我多年的人居然问我,旭荣,你什么时候打算回中国。

如果这个病毒让美国人紧张的话,他们紧张的不是病毒,是华人。这种紧张其实司空见惯,我留到历史中去说。

学校
在中国,大家不用纠结,口罩必须戴,孩子都在家。新泽西已于三月九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,但我们学校照常举办职业培训,州立学校照常开课。每天三个孩子上学,我都要嘱咐,千万别摸眼睛鼻子和嘴。十岁的鼎文也许能控制住,那七岁的鼎言和三岁的鼎仪呢?学校为什么不关呢?在等待出现患者?那不是就晚了吗?当了妈就是超人,没有不会的,学会了游泳,学会了煲汤,但怎么就学不会冷静呢?在孩子面前还得做出镇定的样子,那就开始思考吧。

学校关闭了,谁照顾他们?如果父母双方都需要上班呢?如果没有老人照顾呢?有些贫困孩子在学校接受一日三餐,免费的,停课了,他们的食物来源呢?这三餐会是不小的负担。

学校关闭了,他们怎么上课?每个学生都有电脑、网络吗?大约百分之二十的美国人没有网络,更多的人没有电脑。网络教学取代日常授课是不得已,因为只要有一个没有资源,网课就不成功。

儿子们平日周日要去中文学校,现在基本改成网络教学。教学本身是极具挑战的,对教师的知识储备,对教师的教学技能,现在再加上对在线课堂的控制。比如,孩子父母、爷爷奶奶都在另一端指手画脚,这种噪音如何处理。又比如,在传统教室,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那里,现在他们可以轻易看到所有同学的一举一动,分心是分分秒秒的事实,老师怎么调整课堂的注意力。

囤货
专家建议待在家里,有的建议储备两周的食物,诸如米面油盐,罐头食品,冷冻蔬菜和水果。美国人的常态是购入一周的食物,所以这次没有特别举措。一个家庭一般有两个超大冰箱,有时还有一个冰柜,储备多种冷冻和半加工食品,饮料和水也是整箱整箱地购买,可以说他们长年处于囤货状态。中国人情况就不同了,尤其南方人,习惯了每天购入新鲜的蔬菜肉食,现买现做。先生是四川人,忍受不了存放过久的食物,所以我们家的冰箱长年呈半空状态,曾经有一个多余的冰柜我们送给了朋友,所以囤货的任务只能是我的。
很难想像美国商店缺货的样子,因为这是个物品极大丰富的国家,但是有几样商品真的成了奢侈品,比如卫生纸,干手液,和口罩。我去了Whole Foods Market, 以有机食物为主;去了Golden Valley,亚洲店;去了Harmon Face Values, 以评价药物和日用品为主。当看到不少货柜空空荡荡的时候,我更不冷静了。买回来的东西发上朋友圈,大家目测花费三百,我估计是四百,先生一看帐单,快六百。网购也没少,亚马逊和vitacost 买了些维生素。一千多花出去了,心理踏实一些。

因为这个病毒,对华人的歧视增多了,供不应求的商品也出现了,这反而让我坚信,人类的同大于人类的异。歧视,是一种优越感,一种主导心态,也是镇定恐慌的手段,大家都用过。抢占资源,是恐慌的直接表现。那有些人淡定的表现呢?可能是先天的个性,可能是家庭的影响,可能是获取信息的不同,可能是宗教信仰的关系。还有一种可能,人类在看不见摸不到的病毒面前,就是淡定的,除非看多了历史。

一条穿梭在三世界和二十一世纪的鱼

任何一个事件,结束了就成了历史的研究范畴,包括瘟疫。为了挑战自己的知识结构,我从14年开始教授世纪史,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中世纪的黑死病。我要依靠原始材料和间接资料,以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熟悉地图,掌握瘟疫传播区域,时间变化,并思考如下问题,瘟疫为什么能够大规模传播,哪些区域是重灾区,哪些似乎对此免疫,瘟疫对普通人的影响,人们对瘟疫的不同态度,以及瘟疫之后对社会的影响。这个病毒,给了大家机会经历教学内容。

建安七子
汉末是动荡的,这份动荡包括瘟疫。汉灵帝时人口大约在一千万,而到了建安(196-220)中期 ,只剩下三百万。三分之二的人口在战争和瘟疫中消失了。消失的人包括建安七子中的五位。公历218318日,曹丕写到:
昔年疾疫,亲故多罹其灾。徐、陈、应、刘,一时具逝,痛可言邪!
曹丕在《与吴质书》 中痛述在瘟疫中失去四位下属、四位才士:徐干、陈琳、应玚、刘桢。七子中的王粲也在这一年离世,可能是随曹操征吴中染疾。

随身文侍的烟消云散对曹丕的影响很大,也在这一年,曹丕跟大臣王朗如此诉说:
生有七尺之形,死唯一棺之土,唯立德扬名,可以不朽,其次莫如着篇籍。疫疠数起,士人雕落,余独何人,能全其寿?

按照这段话的理解,这场瘟疫直接激励了曹丕撰写《典论》,收集自己多种文体,推崇三不朽之一:著作,等同与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不朽,是人类从不肯放弃的梦想,帝王更是如此,但眼看到周围的人一个个离开,那不朽的梦想开始模糊,好在曹丕熟悉历史,熟读《左传》,看到了振奋人心的另一种可能。

据史书记载,鲁国的叔孙豹(死于公元前537年)出使晋国,与晋国的范宣子就何谓死而不朽展开讨论,范宣子夸耀其祖上世代显赫,香火不断。顺便插一句,按照山西考古学者的话,当年的晋国不是春秋五霸之一,是名副其实的唯一霸主,地位相当于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。而叔孙豹,不卑不亢,认为这只能就叫世禄,真正的不朽是:
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。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。

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三不朽。春秋时的一场外交辞令,因为三世纪的一场瘟疫,经一代帝王的顿悟和实践,成就了我们心中向死而生的智慧和勇气。

黑死病
黑死病,学者从来没有停止对它的关注,因为它的影响巨大。一个观点是黑死病起于现在云南,因为蒙古兵的南征北战带到了欧洲附近,并于1347-1351四年达到高潮,估计死亡人数在7500万以上。人们出于本能的需要开始寻找缘由,有的找到了上帝,认为上帝在惩罚人类;有的找到了替罪羊,犹太人,活埋烧死的不在少数;有的开始及时行乐;有的躲到山里离群索居;有的村庄整个被焚烧;有的人必须抛弃自己的家人。在生死面前,人类的选择,其实,不多。

黑死病,因其不可知的起因和救治,因其不可避免的死亡,迫使人们追问,上帝在哪里?当我们,虔诚的信徒,在受苦受难的时候,上帝在哪?这个追问,直接或者间接地,催生了文艺复兴。文艺复兴的标志就是艺术、思考不再以神为主,而是以人为主。但这一切又不是以放弃宗教为目的,而是换个角度继续思考神和人的问题。如果彻底放弃宗教,就不会有现代科学,因为现代科学是希腊知识和中古宗教的孩子。

瘟疫从来没有消失,也永远不会消失,它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,不停地挑战人类的特权。西方人的淡定也许是对现代科学的笃信,其中就包含了对宗教的笃信。当科学不能解释的时候,不能解决的时候,还有宗教,还有上帝。

我的不淡定,我的上窜下跳,源于我是一条活跃的鱼,也许当这条鱼笃信宗教信的时候,它就不再如此慌张了。问题是,如果要笃信宗教,选哪一个呢?大洋西岸的佛教?大洋东岸的基督?这个思考又让我回归成一条脱水之鱼,a fish out water. 


没有评论:

天真的遥不可及吗?

天真的遥不可及吗?

看云卷云舒

看云卷云舒